昆明 低碳经济仍属较低层面

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  点击:8826  来源:四川拓展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

  2012年11月26日,昆明市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同时获批的还有北京、上海、海南等29个城市。那么,昆明走向低碳城市的道路还有多远?

  成效 绿色环保理念永续发展

  低碳城市,是通过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与科学发展,达到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产生尽可能低的排放、造成尽可能小的污染的城市发展目标。

  看着每年冬季都如约而至的红嘴鸥在滇池上翻飞嬉戏,昆明市发改委主任胡炜彤向记者阐述起美丽昆明:“2011年,昆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65天,空气质量日均值达标率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05%,拥有滇池33.3平方公里的湖滨湿地恢复区和规划恢复区。”他表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将环境保护列为政绩考核关键指标,牢牢保护生态这条红线,让绿色环保的理念永续发展。

  “十一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针对低碳建设、低碳发展、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低碳昆明的目标,确定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出台《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低碳昆明建设实施方案》、《昆明市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打造“低碳昆明”。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作为昆明市低碳发展专项资金。去年1月,正式发布实施《昆明市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规划》。

  问题 低碳经济仍处于较低层面

  昆明,作为我省省会城市,当前的经济发展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生态破坏突出、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环境保障的挑战。

  ——2010年,昆明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228万吨(占全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1%),较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37.6%,平均年增长6.6%。

  ——2010年,昆明市人均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13吨/人,较2005年人均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长30.15%,平均年增长5.41%。

  据估算,昆明市森林碳汇储量约为4671万吨二氧化碳,而2010年森林碳汇量大约是349万吨二氧化碳。

  从一组组碳排放总量和结构的数据中,记者不难看出: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转变昆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十一五”以来,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正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竞争力首次进入全国十强,位居第九。

  近年来,昆明市与科技部、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财政部及瑞士发展合作署(SDC),先后在交通、建筑和低碳城市管理能力方面开展了低碳发展相关试点合作。

  未来 走独具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低碳经济龙头城市、全国著名的‘太阳能’之城。”这是昆明市“十二五”期间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思路。

  如何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推广“低碳生活”?昆明市未雨绸缪,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推进。将实施低碳能源建设、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工业节能和能效、“碳中和”旅游业建设、低碳农业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城市碳汇、低碳生活和试点示范10大工程;完成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推进产业发展低碳化,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倡导低碳生活、创建低碳社会4项任务。

  “现在的环境来之不易,但最不易的还是保护环境的意识。”面对一天天变美的城市,市民韩玉昆感慨万千地说,目前,乘坐公共车、自行车、步行等已经成为老百姓的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其实,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拓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引导低碳住房需求模式等等,这些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胡炜彤说。

  为了协调资源、能源、环境、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昆明市还把低碳理念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保障合理的生态用地规模。同时,建立以低碳、绿色、环保、循环为特征的低碳产业体系。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