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 点击:7415 来源:四川拓展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
2013年12月16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中心)完成了广东省2013年度首次配额有偿发放竞价活动。本次发放的有偿配额量为300万吨,有效申报量为507.3921万吨,28家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单位竞价成功,竞买总量为300万吨。
本次发放的竞买底价为每吨60元人民币,最高申报价格为81元人民币,最低申报价为60元人民币,平均报价为60.71元人民币。广东省配额拍卖采取统一价成交方式。如果申报总量低于拍卖数量,则所有申报以底价作为竞买统一价成交;如果申报总量高于拍卖数量,则所有竞价申报按照价格优先原则进行排序,价格相同的申报按照时间优先原则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累计达到拍卖数量,以拍卖数量内的最低申报价作为竞买统一价成交。因此最终竞买统一价为60元人民币,总成交金额为18000万元人民币。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随后接受南方日报专访,对广东省碳交易试点的部分政策设计做了介绍。
在决定拍卖底价时,一是考虑价格跟节能减排相应政策的配套,比如现有的节能减排政策有电厂节约每吨标煤,政府会有奖励,结合这些政策估算一吨碳的价格在80—100元比较合理。去年广东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的时候,水泥行业的首宗碳配额拍卖也是60元的价格,这个价格比起80—100元的范围,预留了一个上涨的空间。
另外,未来要探索与美国、加拿大、欧盟以及英国碳市场的对接,目前看他们一级市场的碳价都是在11美元左右,与60元人民币比较接近。同时也考虑到这次是企业首次参与,总体上是正向支持,所以广东发改委更倾向于通过调整有偿配额比例而不是价格,来提高企业的碳成本意识。有偿配额比例征求意见时是5%,经过与企业的沟通,目前降到3%。有偿比例其实是设定一个门槛,一方面为了增强企业对于碳成本和能耗成本的意识,另一方面这块资金也会用于支持节能减碳的工作。
广东省将森林碳汇作为自愿减排量参与到碳排放的抵扣。目前广东省规定控排企业除上缴配额抵消本企业实际碳排放外,还可以使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比例不得超过上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的10%,且其中70%以上应当是本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产生。广东把森林碳汇也纳入到CCER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当中,我国第一个碳汇造林项目《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已在中国自愿减排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广东是首个将新建项目纳入到配额管理的碳交易试点省份,对新建项目的配额会考虑到主体功能规划。所以新建项目配额也是自然而然的向粤东西北倾斜。目前新上项目基本在粤东西北,原有项目转移也是珠三角往粤东西北转移。与其他碳交易试点省份不同,广东在配额的发放上还考虑了新建项目的配额量。粤东西北地区的项目只要符合主体功能规划、产业政策和环境要求,就给足额的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