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交易:基础风险与市场终结

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  点击:7164  来源:四川拓展清洁发展机制服务中心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表现却格外抢眼。其交易价格从第一季度的7欧元/吨左右,上涨到第三季度的约17欧元/吨。世界银行甚至预言:“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可达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而今,2012年只剩下不足半月,预言恐怕成了笑话。不仅碳交易的规模没有扩大,国际碳交易的价格也是一路下滑。2012年11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多哈开幕,几乎与此同时,国际碳交易的价格跌破了1欧元/吨。 

  碳交易的产生和发展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旨在通过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解决全球变暖问题而采用的市场机制。1992年5月9日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 

  《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温室气体排放量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欧盟的集体减排目标为2012年比1990年排放水平降低8%。由于缔约国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对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有效,故此《京都议定书》还确定了灵活的机制,其中之一是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以下简称“CDM”),即发达国家可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获得核证减排额,以此抵减自己的实际排放。这样,就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碳交易由此产生。 

  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高,因此倾向于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而发展中国家也乐于通过碳交易获得资金和技术。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额从2004年的3.77亿欧元激增到2008年的910亿欧元,当年出现了23欧元/吨的历史最高价格。但从2009年下半年起,碳交易市场的扩张速度明显放缓,2010年后价格呈现明显下行趋势,2012年4月跌破了6欧元/吨后,到了2012年12月4日,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到了惊人的0.66欧元/吨,仅为其峰值价格时的3%。关于这一市场表现,有人认为碳交易本身的固有问题已经逐渐暴露出来,“碳交易市场已经破产”。 

  由于《京都协定书》第一承诺期将在2012年年底到期,旨在研究确定第二承诺期的多哈气候大会,因此特别惹人关注。但是,多数人已不认为大会能够再度刺激碳交易走热。在本次大会召开之前,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和俄罗斯已经明确宣布退出第二承诺期。 

  中国参与碳交易的现状 

  中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时并未承诺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主要是通过开发CDM项目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将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额出售,以出口方式参与碳交易。据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底,CDM注册项目有5139个,其中中国的注册项目超过2600个,占比近52%。实际上,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国际碳市场的最大供给方。 

  2008年9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与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签署三方协议,成立“中美低碳金融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如何试点大规模基于市场机制的碳交易,并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作为碳金融试点平台。2011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大直辖市,外加湖北、广东、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其实,在此次公布碳交易试点名单之前,很多省市已经在成立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所或者能源环境交易所,绝大部分都计划包含碳排放权交易,但基本没有实质性的碳交易市场操作。2012年11月21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2年度报告》正式发布,一时间出现了与国际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独特景观。 

  易被忽视的基础性风险 

  1.碳交易的市场需求完全是政策拟制出来的。 

  曾有业内人事公开对媒体说:“CDM是一个政治游戏下面非常偶然的商业机会”。实际上,《京都议定书》是各国政府签订的协议,减排义务最终由各国政府监督执行。碳交易的市场需求是政策拟制出来的。政府对协议的遵守程度和监督执行的力度都会直接影响市场需求。而这些政治因素都是难以测度的风险。例如,由于美国最终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因此实际碳交易比最初预想的市场规模大大缩小,欧盟国家成为主要买家,市场主要以欧元为标价和结算货币。目前,欧盟对超量排碳的境内企业进行罚款,2005~2007年每一吨是40欧元,后来提高到100欧元。这一罚款额度实际上是理论上的碳价上限,碳交易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政府对于减排的态度。2012年初,欧盟决定推行一项强制性计划,要求各航空公司为每一架在欧盟机场起降的飞机支付碳排放费用。这一计划引起了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的反对,最终没有切实执行,进而导致碳交易价格持续下跌。 

  2.全球变暖的威胁并未得到证实。 

  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确实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确实给全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威胁,那么负责任的政府就有义务坚定执行减排约束。长期来看,对于多数政府退出减排协议或态度松动的担忧一定程度上属于多虑。然而,最近的气象学观测和研究恰恰否认了这个前提。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论证全球变暖的主要报告所使用的核心数据有伪造之嫌;另一方面,美国宇航局气象部门的调查显示:只有从1975年到1998年这一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地球温度呈现正相关;1999年至今,二氧化碳继续稳定增长,全球温度却没有继续上升,反而略有下降。2008年以来的全球冷化更是突出,全球海冰的面积已经与1979年相当。以至于2011年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已经把主题从“应对全球变暖”悄然改为“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 

  建议 

  事实上,不少反对碳交易的欧美人士把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比作路德宗教改革前的教会发行的“赎罪券”,其价格、功能、市场前景恐怕也会步之后尘。因此,当前我国企业以合适的价格卖出一些碳排放指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大规模开展碳交易——特别对碳交易项目给予大量资金支持的时机恐怕仍不是很成熟。当务之急还是全面、扎实、审慎地开展有关碳交易、碳金融的基础性研究,力求准确判断,谨慎决策。

 
 
  
    作者:王龙
    来源:国际商报